什么是綠色礦山,如何正確理解綠色礦山,綠色礦山建設的核心是什么,如何推進綠色礦山建設,主要抓手有哪些,建設綠色礦山的有什么好處?針對上述熱點問題,北京綠礦聯合工程技術研究院通過近8年在綠色礦山垂直領域的積累沉淀,從政府行政區域的規劃到礦山企業的建設方案,完成上百個綠色礦山建設的樣本案例和實踐實施,參與過全國各區域各級主管部門的審查評估和各礦種、各行業的實地調研考察、交流走訪,收集整理了行業、政府、企業、科研院校、社區群眾的各方意見,對綠色礦山建設進行了總結歸納和認識梳理,與大家共享共勉。
綠色礦山建設的內涵
綠色礦山建設是以資源合理利用、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和促進礦地和諧為主要目標;以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企業管理規范化、生產工藝環?;⒌V山環境生態化為基本要求;將綠色礦業理念貫穿于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全過程,推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單純以消耗資源、破壞生態為代價的開發利用方式,將經濟、技術、社會等要素開展事前-事中-事后綜合評價-監管-考核,綠色發展貫穿于礦山勘查-開采-選冶-深加工-閉坑-治理恢復的全過程,實現資源開發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
綠色礦山建設的趨勢要求
大力發展綠色礦業是社會發展的要求,是民生所向,社會公眾對生態環境提出了新要求,礦山企業體會更深。
大力發展綠色礦山是礦業企業自身的要求,建設綠色礦山,不僅是礦山企業經營管理方式的一次變革,也是樹立良好企業形象、提升企業文化、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手段,更是規范促進礦地和諧、實現礦山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對于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具有重要作用,實踐證明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可以實現資源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共贏。
綠色礦山建設三個維度的實踐
一個中心:以礦地和諧建設、社會公眾認可為中心。兩個基點:堅持政策引導和嚴格監管為基本點;堅持綠色發展和體系管理為基本點。三大主體:社會公眾、人民政府、礦山企業。四大抓手:以礦區環境修復治理為抓手;以綠色開發綜合利用為抓手;以節能降耗減排增效為抓手;以科技創新數字礦山為抓手。
1.綠色礦山建設的一個中心
(1)依法依規辦礦
礦山企業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產業政策、證照齊全、合法有效、無行政處罰證明,立項、施工、安環、地采選等方案或設計均獲得國家主管部門批復或驗收,管理規范,以人為本,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職工滿意度優
豐富職工物質、體育、文化生活,建立企業職工收入隨企業業績同步增長機制,定期不定期開展職工滿意度問卷調查,做到客觀公正,企業職工滿意度不低于70%。
?。?)群眾滿意度優
礦山企業在教育、就業、交通、生活、環保等方面提供支持,提高礦區群眾生活質量,定期不定期開展當地群眾滿意度調查,做到客觀公正,群眾滿意度不低于70%。
?。?)和諧共贏機制
因地制宜,創新模式,建立適合當地特點的企地和諧共贏機制和模式。比如發展礦區循環經濟,幫助地方群眾解決就業問題,支持地方公益事業,積極幫助地方脫貧致富等。
2.綠色礦山建設的兩個基點
?。?)堅持政策引導和嚴格監管
標準制定:遵循嚴謹性、專業性、科學性、可操作性原則,對已發布的技術規范進行權威性標準解讀,逐漸建立行業、地方、團體、企業的綠色礦山標準體系和評價方法,指明綠色礦山創建申報指南和路徑。
政策扶持:明確了資源、用地、財稅、金融四大政策扶持方向,亟待推進具體政策扶持細則的落地,各部門應聯動協作,統籌部署,積極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系統推進綠色礦礦山建設。
監督考核:按照“企業主建、第三方評估、達標入庫、信息公開、社會監督”的原則,規范綠色礦山建設的工作流程,實施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第三方評估的監督管理評估機制。各級人民政府制定相應的綠色礦山建設考核辦法,將綠色礦山建設工作完成情況納入年終績效考核體系,規范綠色礦山建設監督管理制度。
公示公開:綠色礦山建設工作必須做到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出現礦山關閉或破產、重大安全行政違法處罰、弄虛作假等行為的綠色礦山未按照采礦權出讓合同約定建設綠色礦山,未按備案的實施方案開展綠色礦山建設工作的,由主管部門按規定出具退出綠色礦山公告書,從名錄中除名,公開曝光,不得享受綠色礦山各類支持政策,違反相關規定,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年度檢查不予通過,暫緩辦理采礦權延續等采礦權登記事項。
?。?)堅持綠色發展和體系管理
理念與模式:堅持以人與自然和諧為價值取向的綠色發展理念,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目標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綠色發展是在傳統發展基礎上的一種模式創新,是建立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的約束條件下,將環境保護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重要支柱的一種新型發展模式。
體系的創建:創建綠色礦山建設體系是頂層設計的基石,至關重要,主要涉及四大體系建設:標準體系的創建;外部監管體系的創建;考核評價體系的創建;內控管理體系的創建;針對礦山企業,可在現行成熟的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能源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上,結合綠色礦山技術規范標準和企業實際情況,建立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綠色礦山企業管理體系。
3.綠色礦山建設的四大抓手
一是以礦區環境修復治理為抓手。嚴格按照《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以及其他設計要求,結合現場實際環境狀況,明確可綠化面積的范圍和數量,做到礦區綠化覆蓋率達到100%,做到礦區環境整潔美觀,改善礦區及周邊大氣、水、土壤等生態環境質量。
二是以綠色開發綜合利用為抓手。礦山開采應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嚴格按照開發利用方案或初步設計的要求,采用先進、合理的技術,優化開采工藝,“三率”達到或超過礦山《開發利用方案》、《初步設計》的指標要求,礦山選礦廢水重復利用率不低于85%,礦山固體廢棄物處置率達到100%。
三是以節能降耗減排增效為抓手。礦山建立生產全過程能耗核算體系,礦產資源采、選、冶能耗及產品綜合能耗指標滿足礦山設計或清潔生產報告中各項要求。利用高效節能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及時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工藝和設備。
四是以科技創新數字礦山為抓手。建立數字化資源儲量3D模型和經濟模型,定期不定期的對資源開采進行動態監測,實現地質礦產資源儲量利用的精準化管理。生產環節宜推進機械化減人、自動化換人,實現礦山開采機械化,選礦工藝自動化,關鍵生產工藝流程數控化率不低于70%,開展關鍵技術研究,應設置專門的研發及技改財務科目,研發及技改投入不低于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的1.5%。
綠色礦山建設SWOT分析
1.優勢:
一是“綠色礦山”是一個品牌,是一種榮譽,是國家、社會、業界對一個礦山企業的認可,標志著一個企業的標準和層次。
二是“綠色礦山”能夠享受國家的政策扶持。首先,在用地保障方面,從規劃規模、年度計劃指標、新增采礦用地取得、存量用地使用等方面,支持和保障綠色礦山企業和示范區轉型發展的用地需求。其次,在財政政策方面,從統籌中央地方財政資金安排、實施高新技術企業稅費減免政策等方面,加大對綠色礦山的支持。如: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范圍內,符合條件并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可依法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最后,在綠色金融方面,從實施扶持性綠色信貸、支持上市融資、構建征信體系等方面加大支持。如:推薦符合條件的綠色礦山企業在境內中小板、創業板和主板上市以及到“新三板”和區域股權市場掛牌融資。
三是積累了綠色礦山試點經驗,2011~2014年共公布了4批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共 661家,并完成了驗收核查,形成并發布了非金屬等九個行業的《綠色礦山建設技術規范》,在高效開發、綠色開采、綜合利用、環境保護、礦地和諧等方面樹立了一批可推廣、可復制的先進典型。
2.劣勢:
一是綠色礦山建設起步較晚,綠色發展理念不夠深入,綠色礦山建成的數量較少,未明確具體的創建申報指南和路徑。
二是礦山企業融資困難、稅費繁重、資金欠缺。
三是標準體系尚處于創建初期,行業標準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尚需提升,地方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尚未完全建立。
四是歷史遺留的礦區環境問題較突出、任務重、難度大。
五是綠色礦山管理體系尚未建立,缺乏先進的技術和管理能力。
六是各部門聯動機制尚未形成,存在尺度不一、九龍治水的現象,打擊礦山企業綠色礦山建設的積極性。
3.機遇:
一是當前,以智能化、信息化、大數據、綠色化為特征的新一輪工業革命,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對礦產品的需求突增,要使礦業能夠在應對新常態,在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任務中實現轉型發展優勢,必須加快轉型升級,建設綠色礦山,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協調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給綠色礦業發展帶來發展機遇。
二是國家政策綱要提升綠色礦業發展空間。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為綠色礦業發展帶來了重大契機。國家對積極參與綠色礦山建設單位給予一定政策扶持,同時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對行業內資源進行整合,以帶動全面的“綠色礦山”建設。
4.挑戰:
一是高壓的環保態勢,煤炭、鋼鐵、水泥等行業的產能過剩,給礦業發展帶來了挑戰,礦業發展和資源保障的任務十分艱巨,礦山企業關停潮頻現,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經受著較大的考驗。
二是綠色礦山建設在部分地區已經作為礦業準入門檻的要求,跟礦業權年檢和信用評級掛鉤,新建礦山必須按照綠色礦山標準要求建設,生產礦山必須進行改造升級達標建設,否則將會被逐步退出礦業市場。